3月2日至3月4日在纽约举办的2025年度玩具展热闹非凡,玩具发明家、制造商和零售商买家齐聚一堂。不过,除了讨论哪些玩具会成为今年节日季的“爆款”,大家更关心另一个话题:特朗普总统刚宣布要把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0%。这消息一出,展会上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到了展会最后一天,答案揭晓:关税真的要涨了!玩具价格会怎么变?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甚至有点“慌”。
80%玩具靠中国制造,涨价已成定局
根据美国玩具协会的数据,美国市场上近80%的玩具都是“中国制造”。关税一涨,玩具制造商们坐不住了,纷纷开始和零售商重新谈价格,甚至琢磨着怎么砍成本。
美国玩具协会的CEO Greg Ahearn直接摊牌:“到返校季,游戏、玩偶、小汽车这些玩具的价格估计得涨15%到20%。”但问题是,美国消费者对玩具的价格心理预期也就4.99美元到19.99美元,涨价空间几乎为零。
“这根本撑不住啊!”Ahearn无奈地说。要知道,美国玩具行业里96%都是小企业,涨价对它们来说简直是“生死考验”。
特朗普政策“变变变”,企业计划“乱乱乱”
特朗普这周还搞了个大新闻: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虽然有些公司已经把生产线搬到墨西哥,想离美国近点,但政策一天一个样,企业根本没法好好规划。
比如,Basic Fun公司的CEO杰伊·福尔曼就吐槽:“去年底我都没急着从中国进货,因为特朗普之前说要加60%的税,谁知道会不会真实施?”
“在这种政策‘乱飞’的环境里做计划,简直就是赌运气,”福尔曼在展会现场无奈地说。除了K’Nex建筑套装是在美国生产的,Basic Fun的其他玩具全是中国制造。
企业求生指南:涨价、搬家、砍功能
面对关税压力,玩具企业们各显神通:
- 涨价:福尔曼坦言,关税从10%翻倍到20%,很多产品不得不涨价。比如,Tonka经典钢制自卸卡车的价格可能从29.99美元涨到39.99美元。
- 搬家:有些公司想搬到柬埔寨或越南生产,但一看那边的工厂水平,直接傻眼——根本比不上中国。
- 砍功能:Abacus Brands公司的CEO史蒂夫·拉德说,他们正在研究能不能砍掉一些产品功能来省钱。
不过,史蒂夫·拉德也有“大招”:他们找到了一家得克萨斯州的工厂,能把一款中国制造的产品(Pixicade,一款把涂鸦变成视频游戏的神奇玩具)搬到美国生产,而且成本不变!美国版预计8月就能上市。
零售商:涨价会让消费者“跑路”吗?
一些零售商已经收到供应商的涨价通知。伊利诺伊州Lake Zurich的Learning Express玩具店老板理查德·德尔有点不爽:“这些供应商是不是在‘趁火打劫’?关税还没生效,他们就急着涨价。”
德尔和其他Learning Express的加盟商正在琢磨,能不能换个供应商,避开这些“突然涨价”的坑。不过,他倒是不太担心消费者会对比价格,因为店里65%的产品都是新品。
“现在这世道,政策一天一个样,就像炖菜还没煮熟就急着上桌,”德尔调侃道,“现在涨价,可能有点太早了。”
行业喊话:放过玩具吧,别加税了!
美国玩具协会早就跟政府“喊话”了:玩具行业应该被排除在关税之外!这次他们又来了,试图让国会议员明白一个事实:中国工厂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其他国家短期内根本学不来。
Ahearn直言:“中国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其他国家想追上,也得花同样长的时间。”
总结:玩具行业的“至暗时刻”?
- 涨价潮:关税让玩具价格可能涨15%-20%,消费者买不买账还是个问号。
- 生产搬家:有些企业想搬到其他国家生产,但技术和成本都是大问题。
- 政策“过山车”: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来变去,企业根本没法好好规划。
- 行业呼吁:玩具协会希望政府“高抬贵手”,别让关税把小企业逼上绝路。
关税一来,美国玩具行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未来,企业们能不能在涨价、质量和政策之间找到平衡,直接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
版权提示: 本文来自智上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文章在(brand.seergrow.com)的完整链接,谢谢!https://brand.seergrow.com/tariffs/5681/toy-industry-will-be-deeply-destroied-by-new-du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