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电动车市场洗牌,中国品牌逆势上位!

摘要:2024年2月,欧洲乘用车市场整体同比下滑3%,但电动车市场逆势上涨26%。在特斯拉市占暴跌之际,中国品牌首次集体超越其在欧洲销量,成为最大赢家。本文将通过数据拆解欧洲车市背后的结构性变动,并结合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探讨中国车企在激烈竞争中的突围之道。

摘要:2025年2月,欧洲乘用车市场整体同比下滑3%,但电动车市场逆势上涨26%。在特斯拉市占暴跌之际,中国品牌首次集体超越其在欧洲销量,成为最大赢家。本文将通过数据拆解欧洲车市背后的结构性变动,并结合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探讨中国车企在激烈竞争中的突围之道。

据JATO Dynamics 2025年3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数据覆盖欧盟25国+英国、挪威、瑞士共28个市场),2025年2月欧洲新乘用车注册量为96.63万辆,同比下滑3%。累计前两个月销量为196.29万辆,同比下降2%。主要下滑来自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和荷兰等传统强国,说明欧洲车市整体仍在“低迷期”

JATO全球分析师Felipe Munoz直言:“尚未看到明显复苏迹象,加上中美车市的不确定性,整个行业前景依旧复杂。”

但在这一片冷清中,有一块区域却热度空前:

纯电动车(BEV)销量同比暴涨26%,达到16.4万辆,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前两个月总计已卖出32.9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1%。也就是说:在传统油车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纯电动车成了唯一的亮点,而且正在快速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 特斯拉突然掉队,Model Y暴跌56%

最令人意外的,是长期领跑欧洲BEV市场的特斯拉突然“掉链子”。

  • 2月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跌至9.6%,创下近5年同期新低;
  • 累计前两月市占率为7.7%,相比2024年同期的18.4%,几乎腰斩;
  • Model Y销量同比暴跌56%,只剩8,800辆;Model 3也下滑14%。

JATO的Munoz分析称,这并非完全由“马斯克的政治争议”造成,更多是Model Y正值换代周期,处于清库存阶段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特斯拉的这一轮“真空期”,正好给了其他品牌,尤其是中国车企,提供了“突破口”。

🇨🇳 中国品牌首次集体反超特斯拉

2025年2月,中国品牌在欧洲共计注册19,800辆电动车,首次超越特斯拉的15,700辆,成为市占率第一的非欧洲系电动车品牌阵营。

🔥 对比去年同期:

  • 特斯拉2024年2月注册约2.81万辆,今年同比腰斩
  • 中国品牌去年注册约2.32万辆,今年虽略降,但份额逆势增长

📈 表现突出的中国品牌包括:

  • 比亚迪(BYD):同比增长94%,Han、Atto 3等车型在德国、挪威表现亮眼;
  • 极星(Polestar):增长84%,逐步摆脱“高价小众”的标签;
  • 小鹏汽车:突破1,000辆,G9在北欧市场有良好反响;
  • 零跑汽车:接近900辆,初步进入法国与荷兰市场试水。

虽然其中像沃尔沃(吉利控股)出现了30%的下滑,但整体趋势非常明确:中国电动车品牌正在以“技术+价格+设计”三位一体的打法,在欧洲站稳脚跟。

🧭 欧洲本土品牌谁在硬抗?雷诺异军突起

在传统欧洲车企中,表现最抢眼的是雷诺集团

  • 2月整体销量增长12%,市占率提升1.5个百分点
  • 电动车注册量达到9,400辆,同比增长96%
  • 得益于新款Renault 5达契亚Duster和即将上市的Symbioz等车型,打出性价比+实用路线。

对比其他集团:

品牌集团市占变化亮点/下跌车型
大众集团市占第一(25.8%)ID.3和ID.4增长分别超100%
Stellantis集团市占下降2.6%雪铁龙/欧宝/菲亚特销量两位数下跌
雷诺集团市占上升1.5%Renault 5、Duster成热销款
欧洲电动车市场洗牌,中国品牌逆势上位!

🚗 畅销车型Top100榜:中国车和欧洲“新星”上榜

2月的热门车型排行榜发生大幅洗牌:

  • 特斯拉Model Y和斯柯达Octavia双双跌出前十;
  • 取而代之的是:达契亚Duster、大众Tiguan、MG ZS(名爵)等平价+功能型车型

其中,MG ZS增长47%,成为中国车企旗下首款真正打进“欧洲主流”的电动车。

其他销量猛涨的车型还包括:

  • 大众ID.3(+114%)、ID.4(+150%)
  • Mini Countryman(+109%)
  • 奥迪A5(+181%)、宝马5系(+54%)
  • Jeep Avenger(+40%)
  • Cupra Born(+64%)

🚨 热点联动:欧盟“反补贴关税”落地,中国品牌逆势上扬

就在中国电动车在欧洲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之际,另一个背景不得不提: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的最终决定,已经于2024年10月31日正式生效
这项政策涵盖自中国进口的主流电动汽车,税率因企业而异,按欧委会公告,比亚迪、上汽、吉利等品牌分别面临17.4%、19.9%与20%不等的额外税率,且期限长达五年。

按照市场普遍预期,这一政策本应会在2025年初形成明显抑制效果,然而——

2025年2月,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洲销量同比不仅未降,反而实现逆势增长,首次超越特斯拉。

这意味着:
加税之后,中国品牌不但没有被挡在门外,反而通过产品优化、渠道下沉、本地定价等方式,跑通了“加税环境下的竞争模型”。

这才是最值得被注意的趋势。

🇨🇳 税压之下,中国品牌为何还能涨?

可以归结为三大关键:

  1. 本地化策略落地提速
    比亚迪在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超预期,极星则加速推进与欧洲合作装配计划——用“欧洲产,规避关税”正成为新解法。
  2. 产品价值感提升
    2025年初上市的新款比亚迪Seal、海豹06、小鹏G9改款,不仅配置上压倒欧美同价位车型,软件体验(尤其是智能座舱)也显著提升。
  3. 渠道和服务体系扎根
    比起2023年仍偏重分销模式,现在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已在当地设立直营网络、售后维修点,解决消费者“敢买但不敢养”的顾虑。

“高关税”本是一道门槛,但对真正有能力的品牌来说,它反而成了筛选弱者、清空赛道的机会窗口。

🎯 写在最后:中国品牌在欧洲的“窗口期”还有多长?

2025年开年这波数据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

欧洲车市正在进行“电动化+去特斯拉中心化”的结构性洗牌。

而中国品牌,正好踩在了这个周期的节奏点上:

  • “质价比”竞争力兑现
  • 渠道和售后体系逐步补齐
  • 欧洲本地化团队加速组建
  • 品牌从“便宜替代品”变成“技术领导者”候选项


📚 数据来源参考:

版权提示: 本文来自智上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文章在(brand.seergrow.com)的完整链接,谢谢!https://brand.seergrow.com/overseasmarket/europe-market/5789/europes-car-market-reshaped-with-chinese-brands-outselling-tesla/

(0)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午9:42
下一篇 2024年6月29日 下午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