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卖家集体破防!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是“最冷一年”

跨境电商卖家集体破防!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是“最冷一年”

今年的大促,为什么“没那么香了”?

每年夏天的 Prime Day,一直是中国亚马逊卖家翘首以盼的“爆单时刻”。往年不少卖家在两天时间内冲上best seller,站内广告+站外引流,高手玩家颇有心得。但今年不一样了。

活动从两天变四天,看似拉长了时间线,但许多中国卖家心里却更发紧了。促销是开了,可订单没跟上;折扣是打了,可利润没有了。

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多卖家在大促之后发出“折扣不香了,库存不动了”的感慨?

消费者和卖家都不愿意为“特朗普关税”买单

折扣已经不再是“制胜法宝”。

过去靠价格吸引力冲量,现在买家反应变了。最新调查说,有 25% 消费者直接表示“可能不会买”,还有 57% 处于“再看看”的观望状态。

中国卖家很多这次干脆退出 Prime Day,他们的成本因为关税涨了 50%,打不起折了。一位卖家说得直接:“我们真的折不出来”。

通过2025年的亚马逊Prime Day, 看得出,美国的消费者和中国卖家都不愿意为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买单。

折扣打不动,库存压得慌:中国卖家普遍“滞销”

不少卖家为了赶 Prime Day 提前备了大批库存,结果活动过去了,还在仓库里躺着。“首日订单冲了一点,后面几天就像进了冰箱。”一位深圳卖家这么形容。

这并不是个例。从大卖到中小卖家,大家都在被库存、流量和折扣三角关系“拉扯”。打折怕亏,不打怕没单;动销慢了,现金流又开始吃紧。

为什么今年库存动得慢?原因不止关税,更是消费心态变了。

折扣不再是万能钥匙:消费逻辑悄然转变

Adobe 的首席分析师指出,今年 Prime Day 是“观察美国家庭消费信心的试金石”。消费者更看重“是否刚需”,不是“是否便宜”。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趋势——高频、实用的日常品类还有希望,但那些“冲动消费”类的非必需品,开始卖不动了。

今年客户更关注美容、生活类刚需用品,而非大额电子或“炫酷新品”。

卖家只能通过更精细化运营存活,变得“更累了”!

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应对关税上升和消费下行的应对措施普遍就是更加精细化的运营。

  1. 精准爆品,错峰投放
    别想着“满仓上货拼大促”,而是精选 1-2 个爆款,在前两天集中投放,拉新测款最关键。
  2. 私域引流,提前种草
    除了等流量,还得自己造流量。通过短视频种草、站外预热、折扣链接社群传播,把目标人群提前“养熟”。
  3. 灵活备货,保留调整空间
    不再一口气全部入仓,而是根据不同波段灵活投货,避免被新一轮关税拍死在仓里。
  4. 优化广告,关注 ROI
    流量贵就要用得巧。测试广告语、缩短投放窗口、圈定关键词……要的是精准,而不是广撒网。
  5. 把握节点,快清慢补
    这波大促结束之后,就是返校季和黑五前的冷却期。滞销SKU可以通过小促快清,热销款慢补更安全。

老生常谈,跨境电商急需“品牌化”

今年 Prime Day,对中国卖家来说,更像是一场“应变考”。没有热销盛况,也没有全民狂欢,留给我们的,是最冷的一年。

卖家要从“赌流量”变成“谋长效”;从“拼价格”转向“拼产品+策略”。大促不再是一次性爆发,而是品牌长线运营的阶段性放大器。

所以,今年大促你觉得“压力山大”很正常。但压力不等于失败,只是提醒我们:新阶段的打法,需要更“长效”

最后一句话,给在观望的你:

Prime Day 的脚步虽已过去,但复盘和调整才刚刚开始。

你今年的 Prime Day 表现如何?
遇到了哪些棘手的情况?
有没有什么小技巧值得分享?

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拆招、一起成长!

版权提示: 本文来自智上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文章在(brand.seergrow.com)的完整链接,谢谢!https://brand.seergrow.com/industry/ecommerce/5807/2025%e5%b9%b4%e4%ba%9a%e9%a9%ac%e9%80%8aprime-day/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午6:01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上午12:20

相关推荐